刚过去的这个周末,东莞市工商局局长范燕彬做客阳光热线时表示,在商改诸多利好的推动下,去年东莞新增企业主体比商改前增加了三成以上,“98%都是私营企业和个体户,而且又以创业者为主”。工商局方面称,97%的新增企业都处于活跃状态,否认商改前普遍担心的“皮包公司”质疑。
“改革后,每天诞生127户莞企”
东莞自2012年底全市推开商事制度改革,通过变“先证后照”为“先照后证”、实施注册资本认缴制、放宽住所限制、年检改为年报制等,试图让东莞再次成为“淘金热土”。
“从数量来看,去年一年我们新登记市场主体11.5万户,比改革前的2012年增长31%.其中,企业4 .6万户,比改革前增长93%.改革前,我们一天诞生66户企业。改革以后,增加到127户,广东省大概1000户左右,占全省四分之一,翻了接近一番。平均每个企业改革前注册资本是134.6万元,改革之后增加到210万元,增长56%”,东莞市工商局局长范燕彬接受采访时认为,东莞商事制度改革带来了市场主体数量和质量的双提升。
据了解,去年东莞市新登记个体私营企业11.2万户,在这其中的98%都是私营企业和个体户,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初始创业者、小微企业。为了继续刺激创业,东莞市工商局上周公开征求意见,拟全国首次推行“一址多照”登记,允许商务楼宇的企业将面积较大的办公场所分隔为独立空间对外出租,培育以一张办公桌为单元的“创客”空间。意思就是除了1元钱注册公司之外,现在一张桌子就可以经营企业。
“商改后办照的主体,97%较活跃”
上周,东莞市旅游局对外公布“红黑榜”,其中东莞市永泰旅行社等6家旅行社被作为服务质量“黑榜”企业曝光。据南都了解,这是东莞首次公开将违反东莞商事制度改革监管企业曝光处罚,也就是涉事旅行社已在东莞市工商部门注册登记注册领取了营业执照,但未按要求在规定时间内申请办理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的旅行社市场主体,欲钻东莞商改后置审批利好政策的空子。
记者随后向东莞市工商局副局长陈玺质询,东莞商改“先照后证”实施之后,是否存在之前外界所担心存在“无证经营”和“皮包公司”泛滥的风险,陈玺现场回应南都表示,东莞市工商局方面所掌握的情况较为乐观,正常领照经营企业主体高达八成以上。
本次,东莞市工商局登录阳光热线时,针对外界担忧,范燕彬直言从活跃度来看,去年东莞市工商部门曾经对商改后成立的市场主体进行了一次摸查。从摸查情况来看,新登记市场主体开业率达到96.8%,持照经营率达84 .5%,其中不涉及许可的一般经营项目市场主体持照率更高达94 .2%,“我们商改后办照的主体,97%都处于活跃状态”。这是东莞市工商局首次公开数据,公开回应外界对于商改后“难以监管”和“皮包公司”的质疑。